KY.COM举办“砺儒教育学术论坛”第一百四十三期

/a/20251023/6399.html,


20251020日下午,KY.COM第一百四十三期“砺儒教育学术论坛”于225会议室圆满举行。本次论坛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,以“学会共生:人类-AI共生的逻辑与路径”为主题作讲座。教育科学开元(中国)卢晓中教授、陈先哲教授、秦琴博士、肖烨博士,以及来自KY.COM各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。论坛由陈先哲教授主持。

讲座伊始,陈先哲对范国睿的学术成就作了简要介绍,并对其莅临表示热烈欢迎。随后,范国睿以约瑟夫·利克莱德关于人机共生的初始构想为起点,深入剖析了人类-AI共生的逻辑与路径。范国睿从基于符号主义与专家系统的“分工合作”人机关系、基于统计学习的“数据共生”人-机关系和基于深度学习的“类脑模拟”与任务共享人-机关系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人-机(AI)共生思想的内涵。紧接着,范国睿提出人类–AI共生必须依赖一个具备感知、理解、行动、治理闭环的系统性架构,即由意图层、认知层、行动层、治理层组成的生态系统。他清晰阐述了各层次的功能机制与相互耦合逻辑。特别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共生共存、协同进化、共同成长是人类社会与AI发展的必然趋势。而生态系统运行中形成的动态反馈回路,能够推动人机关系不断自我校准与优化。此外,范国睿结合国内外案例,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以人为本的价值嵌入、共生素养的培育、共生文化生态的营造、智能治理机制的优化等路径建立可持续的共生机制,最终推动人类与AI的共生共存。

互动交流环节,与会师生围绕“共生与赋能的核心差异”深入探讨,针对AI的伦理边界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等热点议题积极提问。范国睿提出通过建立信任机制、优化反馈循环和加强合作实践三大策略促进人类-AI共同繁荣的观点引发广泛共鸣。

总结环节,卢晓中高度评价了范国睿的精彩分享。卢晓中进一步指出,共生与共情是构建和谐人机关系的关键。他指出范国睿的深度剖析启发了与会者对AI时代教育变革的思考。论坛尾声,卢晓中代表教育科学开元(中国)向范国睿颁发“砺儒教育学术论坛”纪念证书,论坛在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。

8f39073a628d02c067ecdc4eb36273e7.png

图为范国睿教授作主题讲座

dac998318712b33afd6f7b27f8dec4bd.png

图为向范国睿授予纪念牌

ce5e6c506df76c6c9434ca8e4c675603.png

图为活动现场






通讯员:徐晨阳

初  审:陈茵茵

复  审:叶苑秀

终  审:陈秀珊